肺部一直是我们人体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呼吸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它也是负责让全身的静脉血动脉化从而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里。然而秋天是最容易引发肺病的季节。因为入秋后气候会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会加快,因此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子燥热、嘴唇干裂、咽喉痛等症状,这时要注意补水,饮食也要多加重视。下面就由肺病专家为大家讲解如何预防肺病,以及怎样清肺润肺。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需要进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长期咳嗽,咯痰会造成蛋白质丢失,饮食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属热症、实症者,忌食高脂肪和过于甘甜的食物,另外还应多吃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对病情的稳定和好转都十分有益。严禁饮酒及吃带刺激性的辛辣食品。
2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补充蛋白质类食品,有助于修复因病变损伤的组织,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肺气肿病人,因血液偏酸性,应增加食用含碱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C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如鱼、虾、蛋等。急性发作期,应少吃脂肪,禁饮酒和浓茶,忌食辛辣之品。有水肿的病人要予以低盐饮食,每顿饭不宜过饱,太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病情缓解期,饮食应多样化,可增添些蛋白质高的食物新鲜蔬菜及水果。
3支气管哮喘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某些食物可诱发哮喘,应避免进食与发病相关的食物或药物,并保证足够的热量。发作时,以清淡而消化的软食为主,缓解期要注意营养,能起健脾补肾、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C及钙的食物。维生素A有润肺,保护气管上皮细胞的功能;钙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
4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宜食用低盐、高维生素、中度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少吃多餐,适当吃些水果,以补钾排钠。饮食不宜太精细,要掺杂一些粗粮,吃些富含嫩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既有助消化,又可防便秘,以免因便秘诱发心力衰竭。饮水一次不宜太多,以防因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
5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