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总的来说是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量少的结果,在生活中,尿酸高跟饮食密切相关,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比如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或海鲜的人群,其尿酸值多偏高,从而导致痛风,关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目前西医主要用于控制病情,不能调理好尿酸高,且西药副作用较大,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且容易反复发作。
从中医方面讲一般可以分为三型,一个是风寒湿痹型,表现就是关节的冷、痛,而且疼痛可以游走性的或者固定的疼痛。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热痹,就是热痛,表现关节的红肿、发热疼痛。另外一个类型,如果痛风长期发展下去,导致肝肾阴虚,这时候它的表现就是关节的变形,而且伴有口咽干燥,腰酸乏力,腰疼等等肝肾虚的表现。中医辨证论治后,一般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主要治则。中医在治疗尿酸高的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且效果确切、愈后不易反复。
尿酸高医案一则:
患者男,57岁,初诊诉痛风6年余,多方求治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近期足趾末节红肿热痛一周。现病史:患者体质肥胖,嗜食肉食。6年前开始每届夏秋之交发病,两足趾末节红肿热痛,站立或行走困难,常持续1-2个月始能逐渐消失,周而复始,逐年加剧。
诊见:今又发病一周,两足趾末节及左外躁下前方漫肿色红热痛,昼轻夜重,不能站立和行走。右足公孙穴处压痛,按之有小结节,伴有口苦口粘,胃纳呆滞,头眩身重,倦怠无力,午后潮热(体温37.5℃上下)。大便秘不畅,小便短黄。舌红,舌苔黄腻,数脉,滑脉,弦脉。查:尿酸。
辨证分析:患者体质肥胖多湿,喜食肥甘,脾湿内伏,长夏湿盛,暑热交蒸,内外合邪,湿热下流阻滞经络而发病。故脉证所见一派湿热痹阻证候,当属湿热痹症。治法:清利湿热,芳化运脾。选方小活络丹加味方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剂日分早晚两次服药,医嘱:忌食肥甘厚味,肉食海鲜,忌饮啤酒。
二诊,服药后足趾末节红肿减轻,局部热感缓解,仍有疼痛,活动受限,食欲渐增,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三诊,诉关节肿痛明显好转,仍有晨僵,无明显头晕、乏力,轻度口干,纳可,二便调,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四诊,诉服药后足趾关节疼痛不显,轻度晨僵,站立行走较自如,纳食尚可,二便调,夜寐安,续服上方21剂后检查尿酸值,诸症已消。后随访一年余再未复发。
宋跃进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中医疑难杂症专家,医院退休专家。从事中医药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四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宋跃进主任在年首次我国恢复高考考入湖北中医学院,在湖北中医学院院长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洪子云教授、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著名中医学家李培生教授、著名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等中医药精英团队培育下,精研中医理论,勤奋诊疗实践。毕业后在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至力于中医药科研和临床诊疗,在中医治疗风湿病及中医内科各类疑难杂症领域颇有建树。年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医院合并为医院,仍在该院进行中医临床诊疗和科研教学至今。
宋跃进教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洪山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项目省科委项目1项,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项。“十五”攻关项目2项,主要著作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对痛风、甲亢、风湿病、糖尿病、胃肠病、肝病、呼吸系统疾病、男科、妇科、心脑血管病等疑难杂症经验丰富、颇具心得。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