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天气转凉,如何防范肠道传染病

秋冬之交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早晚温差较大人体适应能力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要如何防范呢?有请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鲍倡俊为大家解答——

细菌性痢疾

(WIFI下观看效果最佳)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脏手病”,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

潜伏期和传染期菌痢潜伏期短,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1周。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大,绝大部分病人在病后1-2周停止排菌。

症状和体征菌痢起病急,畏寒高热。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便后仍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次数增多和肠鸣音响亮,每天排便10-20次以上,但量不多,大便常呈黏液浓血便。大多数病人1-2周病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2个月以上会转为慢性菌痢。

流行特点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食物及手或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苍蝇等媒介。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有两个年龄高峰,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期。

霍乱

(WIFI下观看效果最佳)

霍乱是由感染01血清群或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俗称“2号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

临床特点

潜伏期和传染期从感染病菌到出现症状,大多经过1-2天,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霍乱的潜伏期末即具有传染性,多数病人于恢复期两周内停止排菌,个别可超过3个月。症状和特征发病突然,多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然后出现呕吐。多数患者没有发热、腹痛,呕吐物及大便很像淘米水,量多。少数患者有洗肉水样便。大便每天十多次至数十次,甚至难以计数,可引起体液丢失、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钾综合征等,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很可能死亡。

流行特点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后可引起传播,日常的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易感人群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人体感染霍乱弧菌后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但并不排除少数人病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细菌类肠道传染病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

*各种食品要煮熟

*隔餐食物要热透

*生熟食品要分开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

*无牌餐饮不光顾

*腐烂食品不要吃

*暴饮暴食不可取

*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来源:健康江苏、中国江苏网

常州市民卡智慧医疗电子健康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mx/7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