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9217.html
高血压病,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据调查,60-7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血压控制不佳或不恰当使用降压药引起血压波动,都可引起脑卒中。
接下来,小编将以案例的形式,来向大家盘点一下高血压病治疗的常见误区:
案例1
李某,40岁,血压升高3年多,/95mmHg左右,因无不适感,认为不必治疗,得知降压药物有副作用后,拒绝吃药。
误区:
无症状、害怕药物副作用不肯治疗
解释:
长期升高的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等到有症状,可能为时已晚。药物虽有一些副作用,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案例2
赵大爷脾气倔,血压一直不稳定。吃药较随性,早上起床该吃的药,有时到了中午甚至晚上才吃。得知血压低了,索性药就停了,血压高起来,再吃一点。
误区:
不遵医嘱,药想吃就吃,想停就停
解释:
血压每天都处于波动状态,一般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会出现两个高峰,降压药不定时定量,会导致血压升高时没有药物控制;血压下降时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案例3
吴阿姨在电视看到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广告,听到小区里的小姐妹也在吃这种药,就自认为比医生现在给她开的药好,自己就到药店里买了吃。
误区:
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和广告选药
解释: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要选适合自己的,盲目跟风很危险。刚开始治疗时,患者血压达到有效降压作用常需要1-2周,甚至更长,若效果不明显也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换药或增加药物种类
案例4
孙大伯身高1.7m,体重90Kg,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达到31,已经达到肥胖的标准(BMI正常值18.5-23.9,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患高血压后,孙大伯虽然正常吃药,但烟酒照常,饮食也不注意,还熬夜打牌,血压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他还总抱怨药物不好,没效果。
误区:
认为有药物降压,生活方式无需改变
解释:
高血压除药物治疗,还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小于6g),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案例5
刘奶奶盲目听信高血压的各种“知识”,常常向医生咨询各种食谱偏方、各种降压仪器,能不能治好高血压;甚至相信喝凉水、甩手操能降压......
误区:
不信科学信偏方,盲目听信伪科学
解释:
食疗偏方与仪器对治疗高血压可能具有辅助效果,但不能有效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不可代替药物治疗
案例6
周先生今年才32岁,患高血压2年,降压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如嫌麻烦、工作繁忙、经常出差等)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只一味地“坚持”服药。
误区:
只管服药,忽视血压监测
解释:
这样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重要器官受损。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血压,刚开始应该连续监测7天血压,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经过治疗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监测血压
案例7
患者老王常常害怕血压升高无法控制,担心患上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终日惶恐不安,精神紧张,血压更加持续难降。
误区:
出现高血压后思想包袱沉重
解释:
高血压绝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科学的治疗,患者血压基本能控制在理想水平,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全程、规律服药
健康教育活动通知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当前,居民对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仍然欠缺,部分患者药物应用不合理,血压控制不理想,导致出现各种高血压并发症。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高血压、合理使用降压药、有效控制高血压呢?赶紧来参加我们的健康教育活动吧,届时将会有众多医院的专家们为您答疑解惑。
时间:年3月5日(周二)
上午9:30开始
地点:秋悦路号(云锦社区)
主题:高血压病义诊
专家介绍
李国栋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17年
擅长消化内窥镜下胃肠道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及消化系统危重病抢救和疑难病的诊治,医院医院学习研修,临床经验丰富
陈学远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20年
擅长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治及呼吸危重症救治
姜海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10年
擅长脑卒中、脑血管病、癫痫、认知功能障碍和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救治
徐文成
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心内科工作10年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对于心内科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亦有丰富的经验,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植入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资料来源:杭州疾控
图片来源:互联网
小编:王芝敏
技术支持:赵媛媛、朱秀娟
审稿:盛雪飞张琦
更多健康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