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一般是指大肠末端肌肉紧张阻碍了粪便在肠道里的正常通行与排除。而大便在肠道里积留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更硬更干,也就更难从体内排出。
所以,孩子排便不规律、时间间隔长、排便较费劲、大便成形等都不属于便秘。只有大便干结同时伴有排便困难才是便秘。
几天不排便≠便秘。不能单纯的以排便规律来衡量,实际上每个宝宝的排便规律都有所不同。
有的宝宝几天排一次便,算不上便秘。而有的宝宝每天都拉很少一点大便,也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便秘,这是因为大便其实都积聚在孩子的肠道里没完全排出来。
关于儿童便秘的几个问题
问题1:便秘是不是病?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的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
提醒:便秘在所有临床科室都非常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被作为单独的一个疾病进行处理。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是病,只是一个症状,不会影响什么,停留在传统的、经验性的认识上。医生对这个问题已习以为常,十个医生可能会有十个答案。
问题2:小儿便秘到底是什么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便秘特点有所不同,据报道,儿童便秘发病率为12%,其中90%儿童便秘为功能性便秘,没有什么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遗传因素和饮食不合理是造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因。
提醒:便秘原因和机制复杂,目前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人们对便秘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问题3:长期便秘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长期便秘会使儿童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不爱说话。
补充说明:长期便秘,会导致直肠张力越来越小,感应性越来越差,直肠容积越来越大,也就导致大便积聚越来越多,越来越粗,越来越难排泄;便秘会影响毒素排泄,所以体内毒素会增加,尤其是重金属;长期便秘会造成肠道代谢紊乱;
直肠肛门黏膜被干硬的大便划伤、撕裂伤,造成局部的慢性炎症,进一步影响其功能;每天的恐惧心理刺激造成不可估量的精神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并进一步伤害了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精神压力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提醒:由于儿童的叙事能力较弱,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这种不适,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问题4:宝宝便秘要不要尽早治疗?
家长必须对小儿便秘有正确的认识,并争取尽早治疗。
提醒:宝宝会因为便秘剧痛而产生对大便的恐惧心理,因此又会故意压制便意,尽量延迟排便,故便秘反而逐渐加重,导致恶性循环。
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防治或大大减轻这种不良后果,特别是防止对儿童的身心伤害,因此宝宝便秘需要尽早治疗。
问题5:行为干预治疗便秘有用吗?
行为干预,主要强调的是儿童排便习惯的训练,让儿童肠道恢复正常运转,建立规律排便。如鼓励、训练如厕、饮食调理、增加运动等,但只对一小部分患儿有效,对大部分患儿只能起到帮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必须与药物治疗配合。
提醒:这期间家长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训斥、责备患儿。要给予患儿心理安慰疏导、行为干预和饮食调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安全的、温和的、不吸收的通便药物来长期维持治疗。
问题6:宝宝便秘要多久才会好转?
小儿便秘从刚出生到十几岁,都有可能发生。但目前病因机制也没有完全明确,大多数几个月或数年后会好转:大约有50%的患儿在1年内逐渐好转,25%患儿2年内好转,还有25%患儿需要多年才能好转。
提醒:本文不讨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如先天性巨结肠等。
问题7:宝宝便秘可以用开塞露吗?
肛塞制剂,如开塞露以及灌肠只能临时使用,也就是救急时使用。
提醒:不可以作为常规使用,不可长期持续使用,因为长期使用会造成依赖。
问题8:宝宝便秘可以用大黄片吗?
刺激性泻药,一般少用或不用,如番泻叶、硫酸镁、酚酞片、果导片、大黄片等。
提醒:以往治疗小儿便秘,多给予果导、番泻叶、液体石蜡等。近年来,临床已逐渐减少了这类药物的使用,转而应用其他药物。
问题9:宝宝便秘可以用妈咪爱吗?
近年来,临床在进行小儿便秘治疗时,将治疗方向转为改善患儿肠道菌群、纠正肠道内环境上,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类药物逐渐被广泛应用。比较常用的有妈咪爱等。
提醒:文献报道,在饮食调节、排便训练等基础治疗之上,再加用肠道菌群类药物,可提升治疗效果。
问题9:便秘吃香蕉管用吗?小儿七星茶、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等管用吗?
大家都知道,补充膳食纤维可以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但是,香蕉的膳食纤维含量仅1.2g/g,而g火龙果的可溶性纤维为2g,梨为3.0g/g。
事实上,未成熟或捂熟的香蕉,含有有比较多的——鞣酸。这种物质能够减少胃肠蠕动,宝宝吃多了,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宝宝或更大的孩子,如果出现了便秘,应尽量少吃米饭、香蕉,以及非高纤维的小麦和面包。
小儿七星茶、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等大部分家长认为大便干就是所谓的“上火了”,因此给孩子喝一些七星茶、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等等凉茶,其实这些都是不可取。婴幼儿脾胃幼嫩,脏腑发育尚未成熟,滥用过于苦寒的药物,很容易伤及脾胃,危害孩子的健康。
其实,小儿七星茶、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等这一类的药物是治疗轻度感冒的药物。
便秘的原因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功能性便秘,大概占了90%-95%,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而主要与饮食、排便习惯、心理因素、肠动力不足、肛门括约肌不协调以及菌群失调有关。
1)饮食:
对于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便秘主要与两种情况有关。其一是奶粉冲调太浓,水分含量太少,因此冲奶粉一定要按照说明操作,不要陷入“奶浓一点营养成分多宝宝长得快这样的误区”;其二是过敏,尤其是牛奶蛋白过敏,这类宝宝可有湿疹,还可能出现肠痉挛而表现为下午或者夜间难以安抚的蹬腿哭闹,应对方法主要是要求喂奶的妈妈注意规避奶制品(如牛奶、酸奶、乳酪、蛋糕等)以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豆类、花生等),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可能需要换成水解蛋白奶粉喂养以减轻牛奶蛋白过敏。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缺少膳食纤维,水分缺乏以及食物过敏,因此应对策略主要为改正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平时多喝水,并注意规避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2)排便习惯不好:
这类孩子大多不会定时排大便;有的孩子便意出现时拖沓,没有及时排便;还有的孩子排便时玩手机,排便时间延长,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便秘,因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很关键。
3)心理及精神因素:
主要见于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离开家里到了陌生环境中害怕,宁愿自己憋着也不敢在公共厕所排便,大便在肠道中储存时间过长水分丢失会导致大便秘结,进而出现便秘。这类宝宝需要心理支持哦!
4)肠动力不足:
由于肠道神经系统异常或者平滑肌收缩异常导致肠道蠕动慢导致的便秘,通过结肠传输试验可协助诊治,加用胃肠动力药可能协助改善便秘情况。
5)肛门括约肌不协调:
多见于婴幼儿,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排便动作,导致大便在出口排出困难。
6)肠道菌群失调:
便秘和肠道菌群失调通常相互作用,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便秘的宝宝可以考虑口服益生菌哦!
攒肚or便秘,一招辨清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小宝宝攒肚,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也不需要特别治疗,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6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这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
靠谱的缓解办法学起来改善便秘,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肠胃功能:
按摩腹部
顺时针按摩,手部稍稍用力,下压0.5厘米,缓缓揉动腹部帮助排便;
适量运动
被动操、被动翻身等运动,促进胃肠胃蠕动;
按压肛门:
对于5天以上不解大便的孩子,可以按压肛门,用食指按住肛门,向腹腔方向用力,一按一松,每次50下,每天2次。促进肛门括约肌收缩、活动,反射性刺激直肠运动,促进排便。
调整饮食结构格外重要?正确喂养方式
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孩子,如果真的发生便秘,通常与家长的喂养或者奶粉过敏等有一定关系。
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自己要进行饮食调整,保证自己的大便通畅。奶粉喂养的孩子,严格按照奶粉冲调说明,避免奶液过浓。另外还要考虑是否配方奶粉不耐受导致的便秘,如果是需要及时更换。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对于高龄阶段的孩子,便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所以要改善便秘,就得要达到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摄入。
◆孩子每天需要吃多少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
年龄
膳食纤维摄入量
6个月-2岁
3~5g
2岁以上儿童
年龄+5~10g
成人
25-30g
◆哪些食物含膳食纤维丰富:
一般膳食纤维分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果胶、菌藻类、魔芋等。最常见的食物有:口蘑、香菇、木耳、紫菜、魔芋。
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全谷物、豆类、蔬果等。谷物中含量比较多的有燕麦、荞麦、玉米等。各种新鲜豆类也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黄豆(毛豆)、豌豆、刀豆等。
绿叶菜中膳食纤维含量都比较丰富,比如菠菜、油菜等。水果中含膳食纤维最多的是山楂,其次有樱桃、枣、石榴、苹果、梨等。
常见食物含膳食纤维量
魔芋精粉
74.4g/g
大麦
9.9g/g
荞麦
6.5g/g
小米
4.6g/g
甘蓝
2g/g
菠菜
2.2g/g
胡萝卜
1.8g/g
土豆
1.6g/g
黄豆
15.5g/g
鲜豌豆
3.5g/g
花生
2.7g/28g
橙子
3.1g/个
带皮苹果
3.7g/个
梨
4g/个
因此,想要预防和调理便秘,一定要尽量让孩子进食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比如,把精白面换成一部分粗粮,如果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可以想办法在肉里混合一些蔬菜。
?适当增加植物油
孩子便秘的另一个原因是脂肪摄入太少,因此可以在孩子饭菜里增加一些植物油(如亚麻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等),比如麻油拌菠菜等,不仅可以润肠通便,还可提供丰富的omega-3脂肪酸。
孩子每天需要的食用油量表
年龄
食用油量(g)
6-12个月
5~10g
2~3岁
15~20g
4岁以上
20~25g
?足量饮水
多喝水对于便秘的宝宝来说,虽然不是治标治本的方法,但可以预防便秘。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可以使便便软化。
?适量吃含益生菌的食物
益生菌具有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平时可以适当的补充,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比如酸奶、纳豆等。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7岁儿童腹部及骨盆腔肌肉正在发育,排便反射机能不成熟,不知道有便意就该上厕所,经常因玩耍和被其他事务所吸引而忽略了排便,经常需要提醒,因此养成孩童每天固定排便习惯很重要。
有些宝宝因便秘后排便困难而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排便,结果是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形成大便干结。
因此要对孩子循序诱导,帮助宝宝克服排便恐惧,可以选择一个的固定排便时间,并在如厕前先给孩子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有助排便。
预防宝宝便秘大于治疗面对便秘这个问题,预防大于治疗。
主要是3点:保证高纤维的饮食、提供足够水、培养排便习惯。
▼
对于还没有学习如厕的小孩子:
预防便秘最佳的方法是提供高纤维的饮食。随着年龄的增大,饮食中的高纤维含量也要增加。
宝宝18个月或更大以后,可以开始如厕锻炼:
可以每天饭后要求孩子在马桶上坐一会,可提供玩具、或者书本让他放松下来。鼓励孩子坐在马桶上,直到现排便。
临床用药:导泻药物知多少
有文献对临床常用的3种药物进行了用药评价:
小麦纤维素颗粒:主要成分是小麦纤维素。其成分不被人体消化吸收,服用后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适用于成人及6个月以上儿童。
聚乙二醇(福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分解,也不参与生物转化,以原形排出。适用于成人和8岁以上儿童便秘的短期治疗,最长疗程不超过3个月。
乳果糖口服液:是人工合成的双糖,在小肠内不被吸收。
功能性便秘:药物治疗三步走
对于小儿功能性便秘,药物治疗需三步走:
第一步:解除粪便嵌塞。患儿对聚乙二醇耐受性更好,常被作为解除粪便嵌塞的一线用药,一般推荐剂量为1.5g/(kg?d)。
如嵌塞严重,则首先考虑使用灌肠治疗。若渗透性泻药无效,可选取刺激性泻药或润滑剂软化粪便。需注意的是,刺激性泻药常因不良反应等因素,多用于1岁以上的幼儿。
第二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再次嵌塞,聚乙二醇仍作为首要选择,每天用量0.2~0.8g/kg,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2个月。
第三步:减量药物。在维持治疗的基础上,便秘症状改善(每周至少3次大便)1个月之后,可考虑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和液体的含量,此过程至少需要4~6个月,旨在恢复正常的肠道蠕动及防止复发。
乳果糖效果不好怎么解决?
乳果糖在肠道内可以被细菌分解代谢,口服后虽然让粪便湿润了,但如果患儿没有在2天内排泄出这些大便,其中的乳果糖可能已经基本被细菌代谢完毕,结果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再次变得干结。
即使每天都在吃,但后面进去的乳果糖可能无法到达粪块的最前方,毕竟该药是比较温和的药,且儿童使用剂量往往偏少。
解决的办法有2个:
一是进一步加大乳果糖使用剂量(感觉同样剂量下,每天单次使用比分成两次使用效果要好);二是换成聚乙二醇,原因是该药不能被细菌代谢,一直保留在粪便中,发挥持续的软化大便作用。
有一点要说明:虽然国外临床医生也常给儿童使用聚乙二醇,过去几年几项针对儿童便秘临床试验证明该药通便效果要好于乳果糖,且同样安全,但基于几项临床试验的样本仍然不足的考虑,FDA尚未批准聚乙二醇用于儿童便秘。所以说明书中只有成年人使用说明。
国产「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虽然其包装说明书中未写儿童使用,但其网站上的药物说明却标注有婴幼儿儿童的使用方法。(包装内有A包和B包,A包是聚乙二醇,B包是电解质散,请不要给儿童吃B包)。
END
医院儿科
服务理念——
患儿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家长满意是我们最美好的心愿。
主治范围——
主要收治各种新生儿疾病及儿科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疾病。NICU收治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黄疸等;普通病房收治各种肺炎、腹泻、脑炎、心肌炎等,各种反复发热、喘息、咳嗽等。
儿科值班医生:
李自锋副主任医师:
刘钊锋副主任医师:
魏新生主治医师:
苏晓芳主治医师:
王晓菊主治医师:
每天上午8:00都在8楼
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