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才知道嗅觉减退和便秘可能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既陌生又可怕的字眼,一旦患了这个病,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据了解,国内5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目前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数量在逐步增加,发生帕金森病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也渐渐增多。而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此病的办法,许多患者就此背上精神包袱,再加上对此病了解不够,许多患者及家属陷入了误区中。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嗅觉减退和便秘等症状,也有很多人来电或者网上咨询这种症状是不是帕金森,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帕金森病,现将帕金森病给大家科普一下。

(1)嗅觉减退: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个非运动症状,可以出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96.7%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严重的嗅觉功能障碍,表现为不能闻出特殊气味,不能闻出两种不同气味的差别等。而这部分合并有嗅觉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早在出现上述运动症状前5~10年,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当然,嗅觉减退并不是帕金森病特有的症状,也可以见于鼻炎、头部外伤等其他疾病。但是,对于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的鼻子闻气味不太灵敏了就应提高警惕,就应该及时就诊。

(2)便秘:和嗅觉减退一样,便秘也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个非运动症状,可以出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便秘是由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分泌及肠蠕动受到抑制;此外一些药物原因、活动较少等也是加重便秘的因素。当然,在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便秘还不是很严重,严重的便秘常在手脚发抖、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才出现。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便秘,同时感觉自己行动明显缓慢、手脚不灵活或者发抖,就应及时就诊。

当长期嗅觉不灵、便秘的中老年人出现了行动变慢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而不应该简单归因于“机体老化”,应及时就诊。

其实就西医和中医来说,各有优劣,每个领域都有良医和庸医,也都有治不好的病。因为西医基础理论明晰,治疗方法简单直接,更易被大多数人认可。而中医理论晦涩难懂,治疗时也没有一套标准的治疗系统,而是讲究一病一诊一治,许多人听的云里雾里,继而产生不信任感。但无论怎么说,片面地否定哪一方面都是绝对错误的。中医见效慢,西医见效快,这也是人们对中医不认可的原因,但其实有时候急于求成并不是一件好事。

患上帕金森病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挑战。患者会逐渐出现运动困难,包括肢体颤抖、僵硬、运动缓慢和平衡障碍,进一步影响步态、言语和吞咽功能。此外,帕金森病常引起严重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便秘和认知障碍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差。在疾病晚期阶段,患者常需坐轮椅甚至卧床,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帕金森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迄今尚无根治药物。复方左旋多巴类仍是控制症状比较有效的药物,但几乎所有的病例都只是控制症状,需终身服药,且很多患者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太大而被迫停药。脑深部电刺激器治疗虽可明显改善症状,但不能根治,也不能停药。因其价格昂贵,目前难以广泛开展,毁损术则因带来的神经功能损害,目前已不再提倡。近年来开展的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体的临床研究,深化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虽然中药治疗在缓解症状方面不如西药起效快,但在提高临床疗效、减低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延长患者药物有效治疗时间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越性。中西医结合治疗会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而叫好的减轻西药副作用。

卢顺义老大夫提醒:作为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或者家属,经济压力和日常生活压力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自己也要适当放松,或寻求其他家属以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帮助,适当参加锻炼,让自己有活力,而不至于产生负面情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yf/6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