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是病,解不出来真要命
"便秘"算不上大病
但却影响胃口,也影响心情
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
让我们一起认识便秘、改善便秘
01
打败便秘从认识便秘开始
想要正确对付便秘,应该最先判断的是:
“你,是不是真的便秘了?”
很多人以为排便次数少就是便秘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但是偶尔出现便秘症状也别担心,这并不等同于得了便秘这种疾病。研究表明,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的3%-17.6%,年纪越大便秘患者越多,其中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比男性高。据估算,中国约有超过万的女性饱受慢性便秘带来的困扰。
02
便秘引发的健康问题
肠功能紊乱
便秘会使人有腹部下坠感、腹胀、腹痛等问题,还容易出现直肠炎、痔疮、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大肠癌。
让人变丑
长期便秘会导致大便留驻肠道时间变长,宿便堆积过多而导致毒素被吸收,从而引起肤色暗沉、长痘痘、长斑等症状。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内,还会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不利于减肥,也可能会导致大肚腩。
影响大脑功能
便秘竟然还会影响大脑?是的,便秘会使肠道内的毒素被大量吸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部分有害物质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表现。
诱发心血管疾病
虽然便秘本身很少直接产生致命的危险,但是如果您年龄较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便秘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危险因素:便秘使得排便时必须用力,这样血压就会升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
03
便秘别只知道吃香蕉
便秘的人会尝试各种各样的缓解方法:疯狂吃香蕉、尝试灌肠、吃泻药、喝酸奶、做肠胃操...
然而这些方法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又没用,让便秘中的人万分着急,难道拉屎也是一门玄学吗?
其实,“轻度便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善,使便秘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
1、养成排便生物钟
定时排便是一种行为干预,开始不一定能拉出来,但每天练习,几个月之后就会养成按生物钟排便的习惯。
2、摄入体积足够的膳食纤维
大肠主要是靠膳食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所以膳食纤维要吃够,比如粗粮、蔬菜和水果。
如果主食多以细粮(精米面)为主,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就会导致大肠蠕动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而且大大增加肠癌的危险。
3、增强体能,放松心情
适度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排便,尤其是对久病卧床或者运动量少的老年人更有益。
4、多喝水
食物过于精细是多数人便秘的原因,加上喝水少大便干燥,粪便少而肠蠕动慢,直接导致大便干结。
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分为不可溶性和可溶性两大类。芹菜、韭菜、竹笋、高梁米、玉米中的纤维素属于前者,口感虽然粗糙,但改善便秘的效果却强于后者,后者主要存在于土豆、红薯、海带、银耳、苹果等食物中,对胃肠道的作用温和,是维持老人肠道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类食物。
温馨提示:每个人的便秘症状不尽相同,若纠正生活方式仍不能改善,医院接受系统检查及治疗。切莫自行买药,长期使用药物容易破坏肠道自主功能,导致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