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北极熊竟也被便秘折磨得不成熊形

拉屎也是

熊生大事

前阵子超模君无意间在小红书上刷到某小红薯吐槽自家猫咪越来越胖,怀疑主子怀孕了,赶忙好吃好喝伺候着,医院一检查,好家伙!这哪是怀孕啊,就是怀了“一包屎”。

无独有偶,就在这几天,超模君又被表妹发来的北极熊“屎图”洗脑了……

为何印象深刻?无他,实在是图片太亮眼,画面太动人,徘徊脑中久久不肯离去。独乐乐不是最终要义,必须和大家共乐乐。

不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拉屎”那些事儿。

有趣的现象:北极熊拉屎的时候大吼大叫

看图说话,北极熊拉屎的时候“大吼大叫”的表情,难道是在暗示些什么?它也和人一样便秘吗?

怀着对动物拉屎的好奇心,有些科学家做了研究。

年7月26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教授PatriciaYang专门研究了屎的物理特性,并在《SoftMatter》杂志发表了文章:《拉屎的流体动力学》

在这篇论文里,他和同事们主要研究了哺乳动物的拉屎特点。

通过在亚特兰大动物园里蹲守记录各种动物的拉屎数据,结合自家狗猫和油管上游客拍摄的动物视频,Yang的团队计算动物的拉屎时间、屎的长度、段数、密度、重量等物理因素,得到重要结论:

不管这些动物的体积大小如何,无论食草或食肉,研究范围内的所有哺乳动物拉屎时间都在12秒左右,人也算在内。

对于有便秘困扰的人类朋友来说,12秒即便不算天文数字,也绝对称得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小目标”。

然而哺乳动物的12秒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

教授解释说:对动物来说,拉屎的时间非常要紧。因为在野外,便便的气味会吸引捕食者。为了避免天敌闻屎而至自己却还在进行的可怕场景出现,动物拉屎当然是越快越好,有些动物(比如苍蝇)甚至养成了边吃边拉的神奇本领……

北极熊也可边吃变拉

不同动物饮食结构不同,便便的状态、重量亦不同,比如吃竹子的熊猫便便也是环保色;熊等食肉动物吃下大量无法消化的骨头和皮毛,屎很重、很硬、密度大。

可即使大型动物排便量大,也仅需12秒便可完成排泄。虽然粪便排出速率和洞口基本呈正相关,但最重要的“润滑剂”是直肠粘液,假使没有这层粘液,又懒得出力,那恭喜你,便秘将如期而至。

作为“高级”哺乳动物的人类如今时常面临便秘的困扰,合理推测动物会便秘并非空穴来风。根本上说,大家都是动物嘛,或许都有“粘液”不够的时刻?

导致人类“粘液不够”的便秘原因很多,比如不良饮食结构、生活不规律、饮水不足、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等等。

假设熊便秘原因和人大同小异,那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熊熊的便秘真相。

北极熊在它们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约66.6%)处于“静止”状态——睡觉、躺着休息、守候猎物,剩下29.1%的时间在陆地或冰层上行走游水,1.2%时间用于狩猎,余下的时间享受熊生美味。

于冰天雪地中讨生活的北极熊而言,物种常规的生存模式一定不是其便秘的原因,故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排除。

“以屎为镜,可以知健康”。便秘是机体亚健康的表达方式,所以北极熊66.6%的“静止”状态也不大可能达到人类“久坐”标准使它便秘。

至于饮水不足这点,鉴于北极熊补充水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分解食物中的脂肪,所以除非北极熊久未进食,否则不大可能会缺水。

排除所有不可能,只剩下不良饮食结构了。

如果说人便秘或因食肉多而膳食纤维少,那么问题来了,北极熊便秘也是因为食肉太多吗?

敲黑板,划重点: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食肉动物”的标签意味着:它98.5%的食物都是肉类。

北极熊的肉食主要靠海豹填充,除此之外,它们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打扫腐肉。也即,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它可能什么都来一点儿。

辛带娃的北极熊

熊家族多数成员为杂食动物,它们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会去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所以童话故事里偷吃蜂蜜的馋熊形象没毛病。

但是北极熊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以鱼和海豹为主食。北极熊在熊熊家族中也是肉食爱好者,它的杂食属性权重很低。

那么另外1.5%的食谱构成是什么呢?

在夏季,北极熊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植物的根茎。春末夏临之时,它们会到海边取食冲上岸的海草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北极熊的肉食食谱发生了大变化使它便秘,比如主食海豹不够吃了。

几年前英国《卫报》记者在北极圈挪威Svalbard群岛看到一头瘦成“毛毯”的熊尸,未经调查的情况下,他将熊的死因归结为全球气候变暖,炮制了一条“气候变暖饿死北极熊”的爆款新闻。

虽然北极熊死亡真相不得而知,但如若这条惊人的新闻能起到警示作用,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北极熊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倒也功过相抵。

实际情况是:由于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剧烈,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山加速融化,海面浮冰大大减少,食物和栖息地的减少严重威胁了北极熊的生存。

北极熊的主要捕食方式是于冰面上“守洞待豹”,虽然他偶尔下水捕猎,但陆地始终是大本营,除了捕猎,熊的其他生命活动也需在陆地开展。北极熊游泳再厉害,也不能终日泡在水里啊。

如若浮冰的面积减少,熊的捕猎难度会增大,同时也会丧失栖息地。

浮冰的减少同时也是威胁海豹生存的重要因素。浮冰不仅是海豹的庇护所,还供其休息和捕食,尤其是在繁殖季,许多海豹会在浮冰上分娩和养育幼崽。

环境变化影响的是整条生物链,作为主食的海豹数量锐减,迫使北极熊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它露出痛苦表情便秘,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与其担心吃不到豹豹使熊饮食结构变化引发便秘,不如操心栖息地减少破坏整个生态圈威胁物种生存来得要紧。说到底,熊的表情是什么咱也不知道,万一它只是被抓拍到打了个哈欠呢?

熊妈妈表情淡定畅快“窜稀”

无论被拍到的北极熊真的在便秘时戴上痛苦面具,还是仅仅打个哈欠展现困意,不容置喙的是,两者都和极地环境遭到破坏脱不开干系。而造成破坏的罪魁祸首,正是自认“顶尖动物”的人类,所以我们理应扛起为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大旗。

为了让北极熊逃脱潜在的便秘风险,更为了让可爱的动物远离灭绝威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采取更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从低碳出行、节约用电做起,从减少浪费、垃圾分类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身体力行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因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动物,都与我们有关。

保护熊熊,从你我开始。

写在最后

最后再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yy/9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