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便秘?
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临床较为常见。主要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慢性功能性便秘。
02
便秘怎么诊断呢?
便秘的罗马IV诊断标准认为,符合以下6条症状中的任意2条,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做出诊断。(每个症状的出现频率≥25%):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不尽、排便阻塞、需要手法辅助排便、排便费力。
03
便秘怎么治疗呢?
1合理的膳食结构:合理膳食应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每日至少饮水1.5-2.0L;
2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因在晨起和餐后结肠活动最活跃,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要集中精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逐渐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病人,适度运动也对排便有利;3对明确病因行病因治疗;
4需长期使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泻药;
5应严格掌握外科适应症,并对手术疗效做出客观预测。
04
治疗便秘怎么选择和应用药物?
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导泻药物主要有7类,分别是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微生态制剂、促动力药、促分泌药等,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1.容积性泻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起到通便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欧车前、聚卡波非钙和麦麸等在肠道形成亲水性凝胶,参与粪便形成,使粪便膨松柔软易于排出,该药在消化道不被吸收,长期使用安全,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患者在服用容积性泻剂的同时应摄入足够水分以防止肠道梗阻。2.渗透性泻药1渗透性泻剂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
2双糖类制剂: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代谢为乳酸和乙酸,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同时这些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有机酸可增加肠腔内渗透压,从而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糖尿病患者慎用大剂量;10~20g,qd,po。3盐类泻药:在肠道不完全吸收,使水分渗入肠腔。过量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如硫酸镁;清晨空腹服用。
4聚乙二醇:改善每周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和便秘相关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不含盐、糖,不良反应少,老人及8岁以上儿童均适用。
3.刺激性泻药1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及蓖麻油等。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可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减少吸收,促进排便;因此可增加慢性便秘患者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和缓解便秘相关症状。
2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易出现药物依赖、吸收不良和电解质紊乱,还可损害患者的肠神经系统而导致结肠动力减弱,甚至引起结肠黑变病。
3作为补救措施,可以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4比沙可啶不得与牛奶及抗酸药同服,5~10mg,一天一次,口服。
4.润滑性泻药1
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合于年老体弱及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费力的患者。
2包括甘油、液状石蜡、多库酯钠等,可以口服或制成灌肠剂,具有软化大便和润滑肠壁的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尤其适用于排便障碍型便秘以及粪便干结、粪便嵌塞的老年。5.微生态制剂1
慢性便秘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2
微生态制剂可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类;3不得与抗酸药、抗菌药及有吸附作用的药物,如铋剂、蒙脱石散等联用。
6.促动力药1
为高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可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增加患者排便次数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效果。
2普芦卡必利:是一种高选择性和高亲和力的5HT4受体激动剂,与肠肌间神经丛5HT4受体结合后,可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刺激结肠产生高幅推进性收缩波,使不伴有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的便秘患者胃排空、小肠传输和结肠传输加快;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2mg,qd,po.
7.促分泌药1
利那洛肽:能缓解成人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有软化粪便作用,但用于儿童的证据有限。常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腹泻。
利那洛肽:为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增加氯化物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并加速肠道蠕动,还可降低肠内痛觉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因此利洛肽还可显著增加患者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改善排便费力和粪便性状,并可有效缓解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首餐前30min服用,ug,qd,po.
2鲁比前列酮:是一种二环脂肪酸类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氯离子分泌入肠腔,肠液分泌增加可疏松粪便,从而加快排便频率,改变粪便性状,减轻排便费力感,缓解排便的总体症状。鲁比前列酮也能逆转吗啡对黏膜分泌功能的抑制,可有效治疗吗啡引起的便秘。餐中服用,24ug,bid,po.
特殊人群治疗便秘有啥注意的吗?
1老年患者:老年慢性便秘较为常见,多因缺乏运动、慢性疾病服药史等诱发,应酌情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加强运动,改变生活方式。通便优选容积性或渗透性泻剂,必要时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对有粪便嵌塞者,应首先清除嵌塞的粪便。
2妊娠患者:妊娠期妇女便秘诱因较为复杂,应以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和适当运动为主,药物治疗以容积性泻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相对安全。
3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神经功能改变,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渗透性、刺激性泻剂。
4肿瘤终末期患者:肿瘤终末期患者运动及进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亦会引起便秘。润肠通便极为重要。刺激性、渗透性、润滑性泻药的联合使用疗效较好。
06
总结
1轻、中度便秘患者首选容积性及渗透性泄剂;
2所有人群慎用刺激性泄剂,只能短期、间断使用;
3慢传输型便秘可加用促动力药;
4容积性、渗透性和刺激性泄剂强烈推荐;润滑性、促动力药、促分泌药推荐,微生态制剂建议使用;
5必要时采用生物电反馈和心理调节等手段。
参考
1.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
2.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
3.成人功能性便秘,,欧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
4.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