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dquo肠rdquo计议,远

肠道健康是最好的长寿秘诀。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梅契尼克夫

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约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0%以上,且正逐年上升。

每年的3月28日为“中国便秘日”,值此之际,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给大家介绍肠道与便秘那些事儿。

哪些人群更易患便秘?

1、老年人

目前研究已证实慢性便秘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慢行便秘高发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液体、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日常生活减少,社会支持减少,健康状况变差。

2、女性

多数研究证实,女性慢性便秘致病率高于男性。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一方面与生理机制有关,雌激素可降低结肠传输速率,延长结肠传输时间,进而引起慢性便秘;此外,妇科手术、分娩引起的盆底神经肌肉损伤、子宫脱垂等均可引起便秘。

3、抑郁和焦虑

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和焦虑容易导致便秘。

4、不良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少、膳食纤维及液体摄入低,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作息不规律等也是导致便秘的帮凶。

便秘的危害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难下,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

便秘是肠道功能紊乱最常见的表现。便秘反复发生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

有研究表明,大便在体内停留超过12小时,释放出的毒素就相当于吸3包烟。

便秘还可能会引发肛裂、直肠脱出甚至坎顿等问题。

长期便秘导致毒素吸收增加,使患结肠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概率增加。

便秘者用力大便时会导致血压升高,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不良事件。

保护肠道健康,远离便秘

1、调整饮食结构

调整饮食是预防便秘的第一步。增加膳食纤维及液体摄入量可加快结肠蠕动。多素少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腌制、熏烤、油炸类食物。适量食用能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芝麻、蜂蜜、香蕉等。

2、增加体育锻炼

适度运动能加快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适当进行如揉腹、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

3、保持好心情

压力大、精神紧张,抑郁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道动力减弱,所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裨益。

4、灌肠治疗

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容易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坎顿者的临床使用。

5、中成药治疗

6、针灸治疗

7、西药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渗透性泻药(产生肠腔内渗透压,降低粪便硬度)、刺激性泻药(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加肠道蠕动)、促动力药(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4大类。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明明已经戒掉了辣椒、啤酒和熬夜等诸多不良习惯,但依然“千呼万唤屎不来”;或者突然发生的大便不规律或形状改变,或大便排不干净,或大便带血等异常情况,医院完善检查诊断清楚。因为不少肠癌的患者在确诊之前可能会有便秘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做一个胃肠镜检查以及其它相关检查,以便排除肠道肿瘤,确诊便秘的根源,再有针对性的治疗。

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屏障,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ly/7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