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贴跟黄帝内经做肺病预防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87992.html

跟《黄帝内经》做肺病预防

指导专家: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

文/焦俊玥

时下正值春季感冒咳嗽等肺病流行之际,坐在家中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新冠肺或是一般的肺病呢?从仝小林院士牵头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以及各大专家公布的讯息得知,此次肺病属于“寒湿”之疫气所致,寒湿之气正当流行,那么我们能在家中进行哪些日常活动祛除寒湿呢?

《素问·汤液醪醴论》给出日常建议:“…,微动四极,温衣,…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也就是说以“微动四极,温衣,开鬼门,洁净府”可以让五脏阳气升发,水液自去而到达阴阳调和,正气充盛。原文本是对水湿病而论,林国华教授认为我们同样可以借鉴其中的方法祛寒湿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开鬼门”就是发汗

新冠肺多以寒湿为主,郁而发热,防治当“郁而发之”通过发汗的方式,就会鼓舞阳气驱邪外出,汗液也会带走水湿,使得寒湿的邪气祛除。

那么现在大家都在家中有什么可以帮助发汗的小秘诀呢?

第一,有选择的运动;可以进行适当运动例如八段锦或广播体操、跳绳一类,柔和舒缓但又能使身体出汗的运动。

第二,冲热水澡温度适宜冲至微微发汗为度。

第三,喝茶至微微出汗;上午推荐喝绿茶可以清热祛湿,绿茶富含茶多酚能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下午喝红茶、黑茶,当下时节天气寒湿,岭南地区多爱半发酵的乌龙茶,例如凤凰单枞、铁观音,不论哪类茶都建议加上广陈皮,有保护脾胃、祛湿、化痰之功。

“洁净府”就是利小便、通大便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预防肺病也可以通腑气,也就是利小便、通大便,大小便通畅则不会生热,不容易积聚水湿。说到利小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喝水喝茶,喝茶这种方式不仅能发汗还能利小便,一举两得,是预防佳法。

除了茶叶还有什么适合预防肺病的药草茶呢?

林教授针对此次咽痒、干咳为主要症状的肺病首推用胖大海加上蜂蜜或者麦芽糖(饴糖)泡茶预防,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元贞糖。胖大海具有利咽的作用,蜂蜜能润肠通便,两者利小便、通大便。

第二,推荐积雪草泡茶,积雪草又名崩大碗,加上五指毛桃,既能益气利尿清肺,又能防治积雪草过于苦寒伤胃。

第三,多吃水果以利小便、通大便,如火龙果、橙子、大蕉之类,火龙果、大蕉、橙子都能能润肠通便,且橙子富含维C还能增强免疫力。

“温衣”就是要加衣物以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天气温变化急骤,特别是易感人群不要着急脱衣,加衣物保暖是为了护阳气,阳气充盛则寒湿之邪不易入侵人体,林教授建议衣服穿上稍稍热微出汗的感觉最佳。

“微动四极”就是运动四肢末梢

林教授建议日常在家可以干洗手脚,弹拨每一个手指、脚趾两侧使感觉轻微疼痛,并点按双手十二井穴(位于双手五指的指甲根边两侧)进行预防。手脚两侧为血管神经富集的区域,弹拨可以刺激四肢末梢血循环,通畅十二经的络脉,点按十二井穴不仅能改善微循环,还能激发六经的经气,二者合用达到激发正气的作用。

预防肺病“精以时服”,就是日常饮食按《内经》说所应当食用当下节令的果蔬,针对预防肺病林教授推荐三种美味的时令汤水:

01

桑叶枸杞皮蛋汤

选用新鲜桑叶以冬桑叶为佳,佐以枸杞皮蛋。桑叶入肺,具有利肺气,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子滋养肝肾,二者合皮蛋,具有清肺润燥,滋养肝肾作用。

02

芥菜咸蛋汤

芥菜具有利肺豁痰,消肿散结的作用,合上咸鸭蛋滋阴清肺,二者美味且利肺气祛痰邪。

03

萝卜焖水鸭

俗话说“喝鸭汤,吃鸭肉,一年四季不咳”,水鸭滋阴清热防止咳嗽,“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能利大小便、化痰止咳。痰的生成是由于体内的食积或水液停聚而成,萝卜能消食化积并有良好的行气作用,气行则水行,故能化痰,痰消则咳嗽止。此汤能滋阴润肺化痰。

以上是肺病通用的预防措施,其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事项:发汗切忌发汗太过,不论运动还是冲澡都以微微发汗为度;热水会带走身体的油脂,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干裂,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酸性的沐浴液或香皂,洗澡后务必使用润肤乳,如含马油或凡士林的体乳;针对眼部感染还可以使用热水冲淡盐水熏蒸眼睛进行预防。

以上方法简便易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践,同时也不能忘:戴口罩,少外出,多通风,勤洗手,洗手后要使用护手霜防皮肤干燥哦。如已有发热、乏力、咽痒、干咳等症状,还需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众交通工具,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专家简介

林国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中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享受正主任待遇);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治疗学院康复系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外治安全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常务分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岭南名医,岭南针法名匠,羊城好医生等称号。为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岭南火针疗法)的代表性传人。

临床上擅长治疗各种痛证、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五官疾病等,并运用特种针法(如火针、蜂针、针刀、挑治、割治、埋线、铺棉灸等)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近年来,对针灸在亚健康、肿瘤、皮肤病的防治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各级课题20多项。获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级成果6项。主编和参编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论文3篇。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温馨提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ly/7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