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症状谈疾病系列慢性便秘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并且排便困难、排便费力称为便秘。病程超过6个月称为慢性便秘。病因

功能性因素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器质性因素

肠道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

药物因素

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精神病药、解痉药、钙拮抗剂、利尿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片类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等。

功能性便秘病理生理分型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

排便障碍型便秘(defecatorydisorder)

混合型便秘

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transitconstipation,NTC)

诊断

慢性便秘: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便秘的严重程度

轻度: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整体调整、短时间用药即可恢复正常排便。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需要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

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

01

结肠传输试验

方法:早餐时随餐吞服含有20个标志物(10mm×10mm或2mm×2mm)的胶囊,48小时(必要时72小时)拍腹部平片。正常情况下,48小时多数标志物已抵达直肠或已排出,72小时排出率90%。

大部分位于乙状结肠以上——慢传输型便秘。

大部分在乙直肠部——排便障碍型。

02

肛门直肠测压法

肛门直肠测压能评估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监测用力排便时盆底肌有无不协调收缩、是否存在直肠压力上升不足、是否缺乏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直肠感觉阈值有无变化等。

难治性便秘患者,可行24小时结肠压力监测,如结肠缺乏特异性推进性收缩波、结肠对睡醒和进餐缺乏反应,则有助于结肠无力的诊断。

03

排粪造影

方法:钡剂灌入直肠——标准侧位端坐透线特质粪桶上——电视监视,录像或摄片——排便前静止相、用力排便过程中3~4张、排便末平静时(提肛后)。

测量指标:肛管直肠角(ARA)、会阴下降(AF)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与深度、直肠前突深度、直肠内脱垂和套叠深度等。

意义: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

用力排便期间的排便造影

04

其他方法

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局部张力缺陷和解剖异常,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

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还是神经源性。

慢性便秘患者常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建议早期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调整生活方式和经验治疗后仍不能缓解便秘症状时,应特别注意对精神心理、睡眠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的评估,分析判断心理异常与便秘的因果关系。

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

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治疗原则

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病因治疗。

避免滥用泻药。

严格掌握外科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疗效做出客观预测。

调整病人的精神心理状态。

?治疗?

01

调整生活方式

膳食:每日摄入1.5~2.0L水,25~35克纤维素。纤维素能提高粪便含水量,增加粪便的容积,促进肠内细菌的增值,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运动:适度运动,尤其是老年患者。

排便习惯:建立排便习惯,晨起、餐后2小时内结肠活跃时最佳。

02

药物治疗

聚乙二醇和普芦卡必利为A级推荐药物,为较安全的药物;推荐等级为B级的乳果糖有益生元的作用,有利于肠道菌群的生长。

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减少吸收,易出现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等,长期应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建议:避免长期使用,可短期、间断使用。

促分泌药: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目前尚未在我国上市。

灌肠剂和栓剂: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便秘合并痔者可用复方角菜酸酯制剂。

03

精神心理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ly/7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