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邻居家小孩最喜欢听到家长说一句话:再不听话,就不让你吃饭。因为他就不爱吃饭,追着喂都喂不进去。现在身边依然听到家长为了孩子不吃饭发愁的,的确,孩子不好好吃饭会引起长不高、发育迟缓等一系列后果。
还有的孩子属于什么都爱吃,几乎没有不吃的东西,睁眼就嚷着吃东西。因为孩子,家长都躲在厨房用早餐和晚餐。
关键是这样的小宝宝是婴儿肥么?恰恰相反,不仅不胖,而且脸色蜡黄身体消瘦,还很容易生病。除此之外,孩子还总积食、便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种孩子是典型的“胃强脾弱”。
一、什么是胃强脾弱?胃强脾弱简单点说就是:吃很多,但是不消化。孩子无法将食物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物质、造成营养缺失,身体为了获得营养便发出继续进食的指令,孩子吃得越多,越糟糕。
脾和胃相表里,两者不分家,但分工不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将食物腐熟之后送入肠道,由肠道进一步来区分精华和糟粕。脾负责将精华部分升华成为营养输送到全身。
胃把食物进行粗加工,就交给了脾。脾能力不足时,无法处理那么多食物,孩子就容易积食。就像早高峰的马路上出现事故,很容易就堵住了。小儿本身脾的能力弱,长期承担比较大的压力,稍微消导一下,孩子胃口又特别好,吃多一些,马上又积食,因此积食几乎是常态。
二、胃强脾弱的症状?胃强脾弱是很典型的脾虚。脾虚的一些表现,这类孩子都会有。比如容易生湿。即便秋天,孩子晚上也容易盗汗,睡眠较差,有的孩子会趴着睡,甚至是跪着睡。经常看到的就是脸色会比较黄,黄黄瘦瘦的,精神很好,但是也很容易累。
三、胃强脾弱如何调理?调理胃强脾弱就一个字:通!
中医有句话叫“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意思是说,脾脏强健不靠进补,而在于运化的多寡。孩子长身体的关键不在于吃进多少好吃的,而在于身体得到了多少营养物质。
所以,中医常说“调理脾胃当以通为补”!
如果孩子胃强脾弱的现象不严重,宝妈们可以自己在家帮孩子调理。情况较严重的,建议尽快带着孩子找专业人员诊断。
四、推案调理方法1、补脾经
位置:拇指第一第二关节桡侧缘。
顺着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往指根推,就是补脾经,有健脾益气的作用。5分钟次即可。
2、清胃经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外缘。
顺着大拇指掌根从掌根向指尖推,是清胃经,5分钟次。
3、摩腹
孩子的胃、肠都在肚子上,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顺时针给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会感觉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药都管用。
4、揉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外侧一寸。
足三里能理上(上腹部)、理中(小腹部)、理下(下腹部),因为足三里可以调理所有的肚腹问题,所以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足三里穴很好找,膝盖部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有个凹陷就是了,左右腿上的足三里穴各揉次,可以两腿一起揉。
5、捏脊
位置:尾椎至大椎成一条直线。
捏脊是不花钱的增强孩子身体的方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顺着脊柱两边从下往上捏5到7次就可以了。
弘贤教育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圣贤智慧
弘贤明德·童蒙养正
hongxianki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