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治与不治之争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无症状性菌尿是指未表现出任何尿道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但尿液样本培养可分离出1×10?CFU/mL细菌菌落者。

孕妇人群中无症状性菌尿的发生率为2%-10%,既往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如果不对该人群予以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如肾盂肾炎、早产、低出生体重,而抗生素治疗后可有效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很多国家已实行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的常规筛查与治疗。但上述这些临床试验多在30年前开展,且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如分组不平衡、研究方法描述不详、妊娠结局标准不一。

近年来研究显示,接受抗生素治疗预防早产的孕妇其新生儿发生脑瘫的风险增加,抗生素使用量增加也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加强的重要因素。故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治疗与不治疗仍存争议。

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中心妇产科Kazemier博士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治疗者与不治疗者母婴结局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无症状性菌尿与早产并无相关性,未治疗者发生肾盂肾炎的绝对风险也较低。该结果发表在近期的LancetInfectiousDiseases杂志上。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涉及荷兰全国8家医院和5个B超中心,入组时间为年10月11日至年6月10日,并于年8月22日完成全部随访。

纳入标准:女性(年龄≥18岁)单胎妊娠、妊娠16-22周、无尿道感染症状。采用浸渍玻片法和两种培养基培养法进行无症状菌尿筛查。当单个微生物的菌落浓度≥1×10?CFU/mL或存在两种不同微生物而一种菌落浓度≥1×10?CFU/mL时,使用浸渍玻片法进行鉴别。证实为无症状性菌尿的孕妇入组,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呋喃妥因治疗组(mgbid*5天)或安慰剂对照组。

排除标准:既往有孕34周前早产史、先兆早产、胎儿先天畸形、筛查前2周内使用过抗生素、已知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呋喃妥因过敏、存在发生复杂性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者(如糖尿病合并妊娠、使用免疫抑制剂、尿路功能/结构异常)。

治疗结束后1周随访受试者,拒绝参加随机对照试验者不给于任何抗生素治疗,但收集其妊娠结局信息作为队列研究分析使用。

研究者比较了无症状菌尿阳性者未经治疗(I组)、安慰剂处理(II组)、经呋喃妥因治疗(III组)及无症状菌尿阴性者(IV组)的妊娠结局,主要观察终点是不足34孕周肾盂肾炎合并或不合并早产的情况,产后6周通过意向性治疗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共招募名孕妇进行无症状菌尿筛查,其中人符合筛查条件,排除标本污染和失访者,研究最终纳入名受试者。无症状菌尿阳性者例,其中随机分配40例进入III组、45例进入II组、例进入I组。

研究结果

1.I组或II组与IV组相比,受试者发生肾盂肾炎、早产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比例无差异。

2.III组与I组或II组相比,受试者发生上述并发症的比例也没有差异;I组或II组受试者进展为肾盂肾炎者占2.4%(5/),而IV组仅为0.6%(24/),调整后OR值3.9。

研究表明,对于无合并症的单胎妊娠妇女而言,无症状性菌尿与早产并无相关性。虽然无症状性菌尿与肾盂肾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但未经治疗者进展为肾盂肾炎的绝对风险较低。

该研究结论对现今某些国家实施的妊娠中期无症状菌尿筛查与治疗策略提出了挑战。如果停止实施这种筛查与治疗策略,对降低医疗花费、减少抗生素使用及缓解抗生素耐药的发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innanren.net/bmzy/7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