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母乳喂养,呵护母婴健康,爱贝佳为您保驾护航!!
小肠气的学名是腹股沟斜疝,在小儿外科算是最常见的疾病。在小儿外科的学科范围内,小肠气相当于小儿内科的感冒。男孩较女孩多见。
在宝宝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因男孩多见,以男性举例),男宝宝的睾丸并不是在它的宫殿---阴囊里,而是长在肚子里肾脏下方。随着胚胎的发育,睾丸需要慢慢的下降,它顶开腹壁的各层筋膜和肌肉,才由此形成了阴囊,睾丸也才呆在了肚子外,避免了腹腔内的相对高温。由此,大家可以想象一番,一个工人在腹壁上打通了一个隧道,医学上管这个隧道叫做“腹股沟管”.这个隧道必然会有两个开口,一个口在肚子里面称内环口,一个口在腹壁上称外环口,隧道连接着阴囊的鞘状突和腹腔。在宝宝安静的时候,也就是肚子不使劲,腹腔压力不高,那么肠管不会受到挤压。可是宝宝总是要跑跑跳跳的,或者生病时候,常有的咳嗽都会增加腹腔的压力,这时候肠管就会被往下挤压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这时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腹腔压力消失,肠管又能顺着腹股沟管回到腹腔。还有一种,如果这时候肠管不能回到腹腔,而是卡在阴囊内,那就形成了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因为长时间的卡压肠管,会导致肠管血供中断而出现肠管坏死,因此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急症性疾病。
如何治疗?
若是有小肠气,只能选择手术治疗。理论上1岁以下的宝宝,小肠气有自愈的可能。可是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是不满1岁的小孩,常常半夜伴随着父母一脸的焦虑,更多的是母亲的眼泪来到外科,要求手法复位。可是因为过了手法复位的时间窗,只能选择急诊手术。这导致了一般未曾面对手术的父母更加焦虑与手足无措。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去手术,对医生、家长及宝宝都是一番考验。因此,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以50余年来,小儿外科与麻醉的发展积累,目前比较适宜的手术年龄可以提前到6个月龄,甚至对于部分婴儿,3个月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复发及并发症?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斜疝的复发几率已经低于1%.但是请注意,复发几率不是0,不是没有复发的可能。而是很低很低。复发后,仍然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避免复发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会导致复发:
1.便秘;2.慢性咳嗽;3.术后1-3个月内剧烈运动引起。
知道了原因,就容易避免复发了。有便秘病史的孩子,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孩子如果有咳嗽,特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一定要到正规的哮喘专科治疗。对于大孩子一定要在术后的头1个月,避免剧烈的运动(这也是6个月宝宝进行疝气治疗有利的一面)。
搜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