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
小儿便秘的推拿方法
一:实秘
1、清大肠30-50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作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便秘、食积等症。
2、退六腑-次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多用于防止高热、惊风、鹅口疮、便秘、咽痛腮腺炎等症。
3、运水入土20-50次
手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的肾水穴、沿着手掌边缘,经掌小横纹、小天心、推至大拇指指端脾土穴。(单运此法可-次)
作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泄泻、疳积等症。
4、运土入水20-50次
手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的脾土穴、沿着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掌小横纹、推至小指肾水穴。(单运此法可-次)
作用:尿频、小便发黄、小腹胀满、便秘等症。
5、清胃经10-20次
位置:胃经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
手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多用于腹胀、便秘等症。
6、清天河水-次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7、下七节骨30-50次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侧缘自上而下直推。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二:虚秘
1、清大肠30-50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作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2、退六腑-次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3、补脾经-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面或拇指螺旋面
手法:顺着拇指桡侧从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多用于防止疳积、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4、补肾经60次
位置: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温馨提示:肾经宜补不宜清)
5、推上三关-次
手法: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
6、点揉足三里30-50次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7、捏脊5-10遍
位置:脊背
手法:让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的润肤介质(爽身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后突出部位)两旁。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肺腑、通经络、强健身体。多用于防治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病症。
推拿要领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议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可用爽身粉当介质。
2、小孩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
3、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Ps:如果试遍以上方法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脾胃好百病消!睡觉贴此“万病方”补脾养胃,排湿寒,健康一整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