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天气多变,乍暖还寒,多种疾病和安全事件入侵,包括我省常见的传染病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狂犬病及春季出游安全等。
呼吸道疾病
初春季节,时暖时寒,天气变化反复,人体免疫较弱,加之假期结束,返程务工、人群间的接触频繁,将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若双手接触了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擤鼻涕、挖鼻孔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4)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流行期间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禽流感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正是候鸟越冬之后返乡的时节,应警惕禽流感的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肺炎,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活禽、病死禽或其粪便;不去活禽市场或流动摊点购买活禽食用或带回家中饲养;不要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冷鲜禽、冰鲜禽及其产品。
(3)外出游玩时,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不要过度亲近野生鸟类。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4)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
(5)一旦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好口罩,医院诊治,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活禽市场,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治疗。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月恰值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学,学生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将增加呼吸道或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应警惕学校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健康提示
(1)教育部门加强学生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2)学校要保持教室、宿舍等的通风换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