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是暂时性的,也可是长期的,通常长期便秘我们也称之为慢性便秘。
常见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引起便秘,常见外科原因包括:
1)肛直肠病变——直肠脱垂、痔、肛裂、肛瘘、直肠前膨出、大肠肿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性脑部疾患、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3)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等。
分型:临床将慢性便秘的类型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
1)慢传输型便秘有以下表现——
(1)常有排便次数减少,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
(2)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的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力排功能正常。
(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
(4)缺乏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据,如气球排出试验正常,肛门直肠测压显示正常。
2)出口梗阻型便秘可有以下表现——
(1)排便费力、不尽感或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
(2)肛直肠指检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
(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显示正常,多数标志物可潴留在直肠内。
(4)肛门直肠测压时显示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等或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
3)混合型便秘——具备以上1和2的特点。
分类:慢性便秘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
1)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2)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危害性: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
治疗原则:明确诊断后,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疗。如肛裂可局麻扩肛或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结肠肿瘤则行根治或姑息切除;如系药物所致便秘,则应停服该种药物或改用他种不致便秘的药物;精神病、内分泌代谢病所致便秘应进行相应治疗以尽快消除原发病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等。外科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结肠、直肠、肛管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外科,是国内唯一开设有小儿外科、女性外科、胎儿外科等专业的综合性外科。在诊断与治疗:小儿先天性畸形、女性盆底疼痛及下尿路疾病、妊娠合并外科疾病、肛直肠疾病、甲状腺疾病、男性生育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特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