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你只知道糖尿病可怕,却不知道,糖尿病真正致命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含量过高,这相当于给人体免疫系统蒙上一层糖衣,导致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10%-20%的患者死于肾衰竭,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造成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等。
慢性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1.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等;和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眼底病变。
也就是,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将发生硬化、通透性增强,炎症改变等。
2.神经病变: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等,如糖尿病足,手脚袜套养感或者麻木等改变。
3.免疫低下和慢性炎症: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产生血管的慢性炎症改变,以及对细胞的毒性,导致感染性疾病迅速加重或者很难好转,病程延长。
致死的并发症:脑梗塞,或脑出血;心肌梗塞;尿毒症;糖尿病并发感染。
糖尿病控制血糖就够吗?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只要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就算维持病情稳定。事实上,有很多人即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依旧不可逆转的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患病时间(10年以上眼肾并发症可见,心脑血管并发症常与患糖尿病年限无关)。
2.治疗状况(包括三高是否全面控制,不仅是血糖是否良好控制)。
3.家族遗传倾向(三高和重要脏器的最终状态)。
4.个人性格、情绪和态度(尤其是对待健康和疾病方面,太过紧张和太过放松都不是最佳状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才是比较好的状况)。
5.医疗条件(也包括个人对医疗信息的判断和采纳方式)。
糖尿病并发症既与糖尿病有关,也与人体自身的衰老密切相关。因此持续、适度地控制代谢指标(血糖、血压和血脂)。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一.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1.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2.控制血脂,保持血脂正常: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长期坚持适当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控制血压: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应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下。
5.饮食控制:不吸烟,不饮酒。不吃性燥辛热的食物如大蒜、生姜、牛肉、狗肉、羊肉、鸽子肉等。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6.定期检查,了解并发症进展: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自诊断后5年应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查体。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应每年进行查体。
二.中医药预防
中医药预防: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机制为阴虚燥热,通过从肺、胃、肾、瘀、毒等角度的中医治疗,可以预防、减缓和阻止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
江西治未病提供中医知识的普及,养生饮食指导及建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四川白癜风医院